1997年,有个日本人求曹德旺办事,曹德旺一挥手对日本人说:我每月买你一船玻璃!日本人听罢立马跪地,举起酒杯恭敬地向曹德旺敬酒

1997年,有个日本人求曹德旺办事,曹德旺一挥手对日本人说:我每月买你一船玻璃!日本人听罢立马跪地,举起酒杯恭敬地向曹德旺敬酒

1997年, 一个日本人找到曹德旺。曹德旺对日本人说:“我每月买你一船玻璃”!话音刚落,日本人“扑通”一声就跪下来,举着酒杯,恭恭敬敬向曹德旺敬酒。

在1997年,亚洲的金融风暴席卷开来,冲击了各国的外贸企业,许多外贸企业都相继倒闭。这个日本人的公司囤了许多玻璃库存,又遭遇了金融危机,眼看公司就要倒闭。

这个日本商人也想不出其他的办法,决定去中国拜访曹德旺,想让他帮自己一把。曹德旺知道这件事情后,就让自己的心腹去机场接待这个人。

并且交代道:“先把他安顿在事先订好的酒店里,然后再把他送到我家,我要在家里好好宴请他。”

到了晚上的时候,助理就根据曹德旺的指示把这个日本商人送到了他家。一番寒暄过后,就安排宴席招待这位客人,日本商人就把自己公司的遭遇告诉了曹德旺。

原来日本商人有一家玻璃厂,最近这段时间由于遭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导致存了很多货物,同时又由于当地气候比较潮湿,玻璃也更加不好保存,如果找不到合适的人来接管的话,那么这批货物就会炸裂。

日本人说完之后曹德旺也多说什么,只是拿起自己珍藏多年的茅台酒,给彼此倒了一杯之后一饮而尽。接着说道:“不如这样从现在起,我们福耀公司会定时从你们公司进购4000吨货物,按照中国的市场价来算,你看怎么样?”

他的话刚说完,日本人就把手中的酒一口喝完,紧接着只听到扑通一声,只见日本商人跪在了地上。

他说道:“谢谢您,曹先生。您的大恩大德我永远会记住的,我代替我们公司的全体员工谢谢您,您不愧是传说中的大善人。”

曹德旺把日本人扶起来之后,说道:“没什么,大家都是出门在外做生意的,能帮的地方自然会帮。”

吃完饭之后,他安排助理把日本商人送到了酒店。这个时候助理向他请教道:“曹总,反正日本人需要我们的帮助,为什么不借机把价格往下降降呢?”

听了助理的这番话,他说道:“不能只看眼前的利益,咱们福耀只有两家供应商,这一家供应商如果倒闭的话,那么另外一家肯定会抬高价格的,这样对一来于我们没有任何好处。”

果然不出所料,一年后经济形势开始有所回转。日本商人的货物又回到了之前的时候,价格也开始有所上升。有的合作商甚至都拿不到货,但是曹德旺依旧还是用原价进购的玻璃,价格从未有所上涨。

到了1999年,玻璃的原材料价格开始翻倍,日本人没有办法只好给曹德旺打电话:“曹总,实在对不起,恐怕要违背承诺了,我们给您提供的玻璃要涨价了。”

曹德旺也表示理解说道:“我理解你,其实你们早就该涨价了,我要感谢你们还来不及呢。”

这件事情被他写在了他的自传《心若菩提》中,从这件事情可以看出他的格局,他对所有人一视同仁,也尊重所有人,所以福耀才能发展到如今的地步。

也正是因为他有着菩提一般的心智,以及自己多年 积攒下来的经商理念,才让他取得了现在的成就。

他从小家境就特别贫寒,在很小的年纪就被迫辍学回家外出做零工。做过许多种工作,拉板车,卖水果,卖烟丝等等。

后来进入了高山玻璃厂开始做业务员,他凭借自己的努力把将要倒闭的高山玻璃厂做到了如今大家眼里的福耀集团,以至于成为了世界上数一数二的汽车玻璃制造厂。

他在自己事业有成之后,没有忘记大家对自己的帮助,他开始用自己的方式来回馈社会。从1983年开始做善事,从给学校捐款购买桌椅就开始了自己的慈善之路。

这几十年的时间里,他个人累计捐款高达几百亿,在武汉水灾的时候捐了300万,抗击疫情捐了1.4亿,汶川地震的时候捐了2000万,给自己家乡修路捐了1300万,“中国首善”这个称呼实至名归。

曹德旺觉得自己做的这些还远远不够,他想为社会为国家做更多的事情。所以他捐了100100亿来给国家建学校,希望为国家培养出更多的高新产业人才,还表示等时机成熟后会把这些学校上交给国家。

为了能够帮助更多的人,他在自己七十岁的高龄时,写出了这本《心若菩提》,书中包含了自己所有的人生智慧,和经商之道以及商业知识,想让大家通过这本书学到更多有用的东西。

他表示从《心若菩提》中获得的所有利益,自己会重新用到慈善上面,用这些钱去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他在《心若菩提》中曾经说过这样的一句话:“到底什么样的人才称得上是真正的企业家,无关乎外貌和文化水平。是指一个人在自己事业有成之际不忘记报效国家,不忘记回馈社会,有高强度的社会责任感,这才是真正的企业家,并不是指事业成功的有钱人。”

大家说曹德旺很有佛像,这句话一点也没错他是个信佛之人。也怀揣着一颗善良之心对待大家,正如他的自传名字《心若菩提》一样,也揭示了他的为人心如菩提一般。

评论已关闭。